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 > 考试大纲

2012年天津自考“团体社会工作”复习大纲

时间:2016-05-06 来源:无忧自考网 责任编辑:txj

课程名称:团体社会工作                                          课程代码:1236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自考本科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团体社会工作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工作与管理(本)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之一,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团体社会工作又称小组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直接服务方法之一。团体工作拥有自己一整套的价值理念、理论知识、技术方法以及工作过程。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变迁的加剧,个人和家庭在社会功能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为了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大批专业团体工作者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置目标是使学生在学习掌握了关于小组工作的价值理念、基本概念、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技术技巧的基础上,能够尝试进行小组工作的实务操作。其具体教学目的包括:使学生认同小组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和工作原则;了解小组工作的基本概念、本质特征、目标功能及发展历史;学习掌握小组工作的各种技术方法;了解小组工作不同的实施模式的理论背景、基本概念和假设、具体的方法和特点;学会反思性地学习,对既有理论持有批判性的学习态度,对小组工作在中国大陆的本土化发展进行思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掌握小组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小组工作学科的学习方法及理论联系实际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策划开展小组活动。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团体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大学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与本专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导论”是本课程的基础,并与“个案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互相衔接配合。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小组工作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在以小组进行助人活动时,要依据服务对象的不同需要和小组人物选择不同的小组工作类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小组工作的涵义(次重点)
识记:小组
            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的特征
(二)小组工作的类型与功能
识记:小组工作的功能
应用:小组工作的类型(重点)
(三)小组工作的发展历史(一般)
理解:小组工作的萌芽阶段(1900——1920)
            小组工作的缓慢发展(1920——1930)
小组工作的快速发展(1930——1945
小组工作的专业化(1945——1960)
小组工作的新方法(1960——1980)
小组工作的现状(80年代至今)
小组工作在我国的发展

第二章  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小组工作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包括贯穿在小组工作的价值观中的两个基本概念:互助的概念和个人具有改变的潜能。掌握小组工作的基本价值观,以及在小组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职业伦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小组工作的价值观(次重点)
识记:社会工作基本价值观
理解:社会工作价值观在小组工作中的体现
(二)小组工作的职业伦理(次重点)
识记:专业标准
            小组工作伦理守则
理解:小组工作者实务指南
应用:小组工作在中国的运用
(三)实务案例分析(重点)
应用:如何应付退组的组员
            技术的运用和滥用
            保密的相对性

第三章  小组工作理论与小组动力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在小组工作发展过程中,小组工作的学者深受相关的社会科学的影响,借用了来自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同时也发展出了小组工作的理论,掌握小组工作的相关理论,以及小组工作的理论——小组动力学。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小组工作的相关理论(一般)
理解:需要理论
            小组动力学
            社会学习理论
            镜中自我理论
            交流分析理论
(二)小组动力分析(次重点)
识记:小组动力
理解:小组动力因素分析
            小组的动力模型

第四章  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小组工作在运用小组工作方法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小组会有不同的工作目标,小组工作目标也要求选择合适的工作模式。了解最基本的和最常用的小组工作模式: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互动模式以及发展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社会目标模式(次重点)
识记:理论基础
理解:社会目标模式小组工作的内容和具体运用
(二)互惠模式(重点)
识记:理论基础
应用:互惠模式小组工作的内容和具体运用
(三)治疗模式(重点)
识记:理论基础
应用:治疗模式小组工作的内容和具体运用
(四)发展性模式(次重点)
识记: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理解:发展性模式的内容和具体运用

第五章  小组的领导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什么是小组领导,小组领导者需要具备的特质和基本训练要求;小组领导者在小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小组领导者的风格技巧对小组进程的影响;小组领导者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容易发生的问题,以及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小组领导的涵义(次重点)
识记:小组领导
            有效的小组领导者的特质
            小组领导者的方式
            小组领导者的角色
理解:协同领导
            小组中的领导者指导与小组指导
(二)领导小组的技巧(重点)
应用:带领小组的基本技巧
            小组促进和干预的技巧
(三)小组领导面临的问题(次重点)
理解:初为小组领导者的担心和问题
            小组领导者容易掉入的陷阱

第六章  小组的沟通和冲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小组沟通的意义和作用,导致沟通不畅的原因,以及如何在小组中实现有效沟通,带领组员共同实现小组目标,了解小组中冲突的类型,以及解决冲突的方法和技巧。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沟通的意义(次重点)
识记:什么是沟通
理解:沟通的过程
            小组中的沟通方式
            沟通障碍
(二)影响小组沟通的主要因素(重点)
理解:影响小组有效沟通的因素
            社工进行有效沟通的原则
(三)小组的冲突(次重点)
识记:冲突的定义
            冲突的作用
理解:小组冲突的种类
(四)冲突的解决(重点)
应用:解决冲突的策略
            小组冲突的解决原则

第七章  小组构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小组的构成要素,从静态的结构要素和动态的过程要素两方面掌握小组的构成,以利于小组需求评估、目标确定和方案设计。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小组的内部结构要素(次重点)
理解:小组
            成员
            工作者
            目标
            协议
应用:活动节目
(二)小组的外部结构要素(次重点)
理解:机构
            规模
            时间
            空间

第八章  小组的筹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为什么要用小组工作的手法去帮助案主,开展一个小组时,怎样决定小组目标,用什么标准去选择组员,确定的介入计划是否符合组员的需求。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小组筹备(次重点)
应用:需求评估和目标确定
            小组成员的选择
(二)小组的方案设计(重点)
应用:制定计划书
            小组计划书范例

第九章  小组初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小组阶段的划分方法、小组初期的特征和工作,小组初期工作者主要承担的角色,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小组所处阶段和组员的特征,以及工作者因该如何介入。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小组第一次聚会时的特点和工作(次重点)
识记:小组第一次聚会时的特点
应用:小组第一次聚会时的工作
(二)小组规范形成时的特点和工作(次重点)
识记:小组规范形成时的特点
应用:小组规范形成时的工作

第十章  小组中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小组中期的特征和工作,分析小组中期工作者主要承担的角色,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小组所处阶段和组员的特征,以及工作者应该如何介入。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小组冲突时的特点和工作(重点)
识记:小组冲突时的特点
应用:小组冲突时的工作
(二)小组成熟时的特点和工作(次重点)
识记:小组成熟时的特点
应用:小组成熟时的工作

第十一章  小组后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小组后期的特征和工作,分析小组后期工作者主要承担的角色,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小组所处阶段和组员的特征,以及工作者应该如何介入、如何做好跟进工作,如何认知组外资源对组员的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小组后期的特点和工作(次重点)
识记:特点
理解:目标和任务
(二)小组后期工作的技巧(重点)
应用:离别的准备和情绪处理
小组的结束
            小组结束后的跟进

第十二章  小组的评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如何证明小组工作的有效性,小组工作评估的主要类型,如何选择小组评估的测量工具,如何撰写评估报告,以及在小组评估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小组评估概述(次重点)
识记:评估的概念
评估的类型
            评估的相关概念
理解:评估的作用和意义
(二)评估的设计(重点)
应用:单一个案设计
AB设计
ABAB设计
(三)测量工具的选择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次重点)
理解:测量工具的选择
            资料收集
            资料分析
(四)评估报告的撰写(重点)
应用:撰写准备
            研究性评估报告的格式要求
     
第十三章  小组工作在中国的实践和反思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小组工作可能在中国哪些人群中运用,主要的运作方式;小组在中国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小组工作在本土化过程中需要经历哪些阶段,小组工作在中国未来发展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小组工作在不同人群中的运用(重点)
应用:小组工作在家庭中的运用
小组工作在老人群体中的运用
小组工作在其他人群中的运用
(二)小组工作在中国的反思(次重点)
理解:价值与伦理的反思
小组工作技巧的反思
应用:小组工作本土化的思考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它们之间是递进等级的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基础上。其具体含义为: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小组工作》 刘梦主编  中国社工教育协会组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2、在了解考试大纲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在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并融会贯通,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同时,在自学各章内容时,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切勿死记硬背;同时在对一些知识内容进行理解把握时,联系实际问题思考,从而达到深层次的认识水平。
4、为了提高自学效果,应结合自学内容,尽可能地多看一些例题和动手做一些练习,以便更好的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存在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4 学分,建议总助学课时不少于72学时,学时分配如下:
章 次 课 程 内 容 学 时
1 小组工作概述 4
2 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 4
3 小组工作理论与小组动力 6
4 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6
5 小组领导 6
6 小组的沟通和冲突 6
7 小组的构成 4
8 小组筹备 4
9 小组初期 4
10 小组中期 4
11 小组后期 4
12 小组的评估 4
13 小组工作在中国的实践和反思 4
 机动 12
 总计 72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10%、“理解”为30%、“应用”为6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本课程命题采用的基本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活动设计题、论述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
      团体社会工作被列为专业工作的时间为(      )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
C.20世纪2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
(二)名词解释
      小组工作涵义
(三)简答题
简述小组工作的特征
(四)设计题
设计一份团体社会工作活动计划书(设计至少四次活动,包括如何招募、每次活动的主题、支持的理论、活动的项目、预计出现的困难及应对措施等)。
(五)论述题
小组工作如何本土化,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上一篇:2012年天津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一)”复习大纲 下一篇:2012年天津自考“社区社会工作”复习大纲

培训项目

今日焦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