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备考辅导 >  串讲资料

2013年自考《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2)

时间:2016-06-29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txj

9.简述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答:(1)理论联系实际之所以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的科学性和旺盛的生命力的根源就在于它同实际紧密结合。其次,这是由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不论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是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或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都是为了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 

  (2)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我国今天、面临的最大社会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制定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3)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10.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答:(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

    (2)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它们的基本形态。

答:(1)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

  (2)唯物主义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2.简述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含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观点。

    答:(1)一元论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前者认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意识;后者认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物质。

    (2)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    

    (3)辩证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观点是:第一,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第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旧唯

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13.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答:(1)列宁的物质定义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  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14.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答:(1)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静止或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它有以下两种情形:第一,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2)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运动是无条件下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第二,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形而上学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相对主义诡辩论则只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二者的共同错误是把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割裂。

15.简述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答:(1)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2)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命现象的产生。 

  (3)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16.简述时间和空间的含义以及它们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答:(1)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2)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柱、有限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在时间上有始有终,在空间上有边有际。

    (3)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与相对性、有限性是不可分割的,其绝对性、无限性存在于相对性、有限性之中;无数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有限性之总和,就构成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

17.简述实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

    答:(1)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第一,客观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第二,  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第三,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3)实践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物质生产实践。它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它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活动,是为了配合物质生产实践所进行的活动。第三,科学实验。它是从物质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18.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1)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劳动改变了古猿的身体结构,创造了人的手和脑,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形成了社会关系,从而形成了人类和人类社会。

    (2)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存在,就必须解决人们吃、穿、住、用的问题,为此就必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

    (3)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以及其他各种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实践的持续进行,使生产力不断发展。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得以解决,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科学实验的进行大大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本文由无忧教育网编辑,转摘请注明

上一篇:2013年自考《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1) 下一篇:2013年自考《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3)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培训项目

今日焦点

返回顶部